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影响

Effects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vagus nerve on gut injury following 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12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120 [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08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再灌注损伤

摘要: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肠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后,随机分为3组(n=10):(1)肠缺血再灌注(I/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开放再灌注2 h;(2)迷走神经刺激(VNS)组:在夹闭前及再灌注开始均以5 V、2 ms和1 Hz强度的电能持续刺激左颈部迷走神经远端20 min;(3)假手术对照(SC)组:仅暴露腹腔,不行SMA夹闭及电刺激.颈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所有动物在再灌注2 h后处死,取小肠组织行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肠粘膜损伤程度并行改良的Chiu's评分;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各组大鼠MAP在缺血期基本保持平稳.而在再灌注期,I/R组的MAP随时间延长明显低于SC组(P<0.05),而VNS组能明显拮抗MAP下降(P<0.05).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I/R后肠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I/R组最为严重,而VNS组相对较轻;但两组的改良Chiu's评分值显著高于SC组(P<0.01),VNS组的评分值明显低于I/R组(P<0.01).I/R组血浆MDA、TNFα含量明显高于SC组和VNS组(P<0.05,P<0.01);VNS组血浆MDA含量高于SC组(P<0.05),VNS组血浆TNFα与S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能显著减轻I/R肠粘膜结构的病理改变并使再灌注期的循环血压得到一定改善,其保护效应可能与减少脂质过氧化、下调TNFα生成有关.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