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传出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2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迷走神经 再灌注损伤 肝细胞 超微结构

摘要:
目的观察传出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后,随机分为3组(n=8):①肠缺血再灌注组(Ⅱ/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开放再灌注2 h;②传出迷走神经刺激组(EVNS组):在夹闭前及再灌注开始均以5 V,2 ms和1 Hz强度的电能持续刺激迷走神经远端20 min;③对照组(C组):假手术处理即仅暴露腹腔,不行SMA夹闭及电刺激。所有动物在再灌注2 h时处死,取一小块左肝中叶组织行电镜检查,并测量肝细胞线粒体的二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和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电镜下观察,C组的肝细胞排列整齐,线粒体正常。Ⅱ/R组的肝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明显肿胀、嵴排列紊乱不清,胞浆疏松化;细胞间隙增宽,连接分开,异染色体增多并有边集,部分肝细胞核固缩、变小,有变性和坏死的肝细胞。EVNS组的线粒体结构损伤较上组明显减轻;细胞间连接可见,细胞核稍肿胀,核膜基本完整,偶见核固缩。与Ⅱ/R组比较,C组及EVNS组的线粒体数、表面积密度、粒子数密度、比表面均较大(P(0.05,或P(0.01),面积、周长均较小(P(0.05)。结论传出迷走神经电刺激能减轻Ⅱ/R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病变,对Ⅱ/R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广州51012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