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其规律。检测天灸治疗AR前后外周血血清中IL-4、IFN-γ的浓度,探讨天灸治疗AR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纳入145例AR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三组:三伏三九灸组:三伏、三九各5次天灸治疗;日常灸组:于非三伏、非三九时段进行天灸治疗,每个时段各5次;四季灸组:接受上述两组所述时段的所有治疗,共20次。另招募39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测定。结果 1.疗效分析:⑴三伏三九灸组的症状总分在第一阶段治疗前后、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体征、RQLQ总分在第一、二阶段治疗前后、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征:P(0.01,RQLQ总分:P(0.05)。日常灸组的症状总分在第二阶段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征在第一阶段治疗前后、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QLQ总分在第一、二阶段治疗前后、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季灸组的症状总分在第二阶段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征在第一、二阶段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阶段:P(0.05,第二阶段:P(0.01);RQLQ总分在第一、二阶段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⑵天灸时效性分析:三伏三九灸组与日常灸组除在第二阶段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后1年的体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总分、体征和RQLQ总分在其他各时点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天灸量效性分析:三伏三九灸组与四季灸组在第二阶段治疗前后症状总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阶段治疗后、第二阶段治疗前后、治疗后1年体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日常灸组与四季灸组在第二阶段治疗前的症状总分和RQLQ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阶段治疗后、第二阶段治疗前的体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的体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机制:三组AR患者治疗前的IL-4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三伏三九灸组所有治疗前后、日常灸组第一阶段治疗前后、所有治疗前后IL-4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伏三九灸组、日常灸组治疗前的INF-γ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四季灸组治疗前的INF-γ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伏三九灸组所有治疗前后IFN-γ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灸能改善AR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天灸治疗AR存在时效、量效关系。天灸治疗AR的免疫学机制可能是提高机体的INF-γ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