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单节段腰椎融合术中融合器对腰椎前凸角的影响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 中心点比 后间隙比 腰椎前凸角

摘要:
目的:探讨单节段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手术中,椎间融合器(Cage)的位置和大小对融合术后腰椎前凸角(LL)恢复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L4~5或L5S1单节段TLIF手术的患者。通过腰椎正侧位片测量Cage的中心点比(CPR)、后间隙比(PGR)、椎间隙高度(DH)、手术前后DH变化(ΔDH)、手术节段间前凸角(SLL)、腰椎前凸角。CPR和PGR代表Cage的位置参数,ΔDH为Cage的大小参数。对术后Cage位置、大小参数与SLL和LL差值及临床指标改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SLL,LL,DH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R和PGR与SLL变化密切正相关(r=0.63,r=0.60,P(0.01),CPR和PGR与LL变化也表现出密切正相关(r=0.39,r=0.39,P(0.01),而ΔDH与SLL和LL变化表现为负相关(r=-0.58,r=-0.37,P(0.01)。SLL和LL变化与JOA评分改善之间具有相关性(r=0.38,r=0.65,P(0.05),与VAS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在TLIF手术中使Cage适当稍前放置及选用适中大小的Cage可以一定程度改善腰椎前凸,并且提高患者的JOA功能评分。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东省中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