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三棱-莪术药对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3]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7 [4]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510405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三棱 莪术 肝细胞癌 活性成分 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 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胆碱能突触 网络药理学分析

摘要: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三棱-莪术药对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及手工查阅相关文献,搜集并整理三棱-莪术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靶标。通过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得三棱-莪术药对治疗肝细胞癌潜在的靶标基因。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建立相应的"成分-靶标"网络。结合String(functional protein association networks)数据库,构建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运用Bioconductor工具、R统计编程软件进行三棱-莪术药对的作用靶标进行相应的基因本体论(GO)分类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6个活性成分,包括豆甾醇、β-谷固醇、丁芒柄花黄素等和39个作用靶标,包括雌激素受体1、雄激素受体、核受体共激活剂2、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孕激素受体等,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胆碱能突触等主要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预测了三棱-莪术药对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能作用机制,三棱-莪术治疗肝细胞癌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雌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胆碱能突触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