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科学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尿毒灵
糖尿病肾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物质基础
摘要:
目的 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方法虚拟筛选尿毒灵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探讨尿毒灵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比较毒性遗传学数据库(CTD),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 Ge NET),Drug Bank数据库等收集与疾病相关的作用靶点;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尿毒灵中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利用Bioinformatics&Evolutionary Genomics平台筛选出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借助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运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PPI)。最后通过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AVID 6.8)进行尿毒灵与糖尿病肾病相关靶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通过筛选得到67个药物活性成分,共涉及152个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相关的化学成分有39个,得到尿毒灵-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46个,这些共同靶点主要富集于130个生物过程和78条信号通路上,表明尿毒灵的多个成分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发挥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结论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可以体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和依据。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017A030313733):基于TGF-β1信号传导通路探讨尿毒灵和宝藿苷I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
响,负责人:袁小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YN2014ZH07):基于TGF-β1信号传导通路探讨尿毒灵及有效成分抗肾纤维化
的作用,负责人:袁小红
基金编号:
2017A030313733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广东省中医院科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乐宇,袁小红.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尿毒灵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02):4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