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乳腺癌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 molecular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 in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breast canc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普通外科 [3]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吲哚菁绿 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窥镜检查

摘要: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以ICG联合纳米碳混悬注射液作为示踪剂。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及常规石蜡病理检查。比较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前哨淋巴结转移数量及ICG单独显影、纳米碳单独显影、ICG+纳米碳同时显影的前哨淋巴结数量。结果:ICG、纳米碳、ICG+纳米碳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100.0%、95.0%、100%;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分别为89枚、77枚、97枚,前哨淋巴结检出数量平均为(4.45±1.86)枚、(3.85±1.98)枚、(4.85±2.22)枚,ICG组与纳米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纳米碳组与纳米碳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例患者中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转移,转移前哨淋巴结7枚;7枚转移前哨淋巴结均被ICG检出,纳米碳仅检出其中2例患者共5枚转移前哨淋巴结。结论:ICG与单孔法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结合应用,具有较高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及淋巴结检出数量,且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可能较低。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