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大鼠宫腔粘连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2]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宫腔粘连 早孕蜕膜干细胞 丹参酮ⅡA miR-29a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摘要:
背景: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及丹参酮ⅡA具有抗粘连作用,均对宫腔粘连有一定疗效,但其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索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Ⅰ消化法分离培养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选取45只雌性4-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组、干细胞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模型组进行机械刮宫造模后不干预;干细胞组则在造模后7 d经宫旁注射0.2 mL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悬液(1×109 L-1),每隔3 d注射1次,共3次;丹参酮组在造模后7 d灌胃11 mg/(kg·d)丹参酮ⅡA溶液,持续灌胃1周;联合治疗组则为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联合运用。对照组及模型组在术后5,10,15 d取材,各治疗组则在最后一次治疗后5,10,15 d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受损子宫的愈合程度;ELISA检测血清雌激素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q-PCR法检测子宫组织中miR-29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显著增加(P (0.05),而内膜厚度及腺体数量显著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显著下降(P (0.05),而内膜厚度及腺体数量显著增加(P (0.05),干细胞组及丹参酮组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也显著下降(P (0.05);(2)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组、干细胞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雌激素E2水平显著升高(P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 (0.05),miR-29a 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05),联合治疗组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 (0.05),丹参酮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 (0.05);(3)结果表明,人早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与丹参酮ⅡA联合治疗可有效修复大鼠子宫内膜,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miR-29a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蛋白水平,进而改善纤维化。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1]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