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登录
|
帮助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附子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差异探讨
15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曾祥珲[1]
*
;
谢庆凤[1]
;
颜芳[1]
;
陈党红[1]
;
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2022,54(04):159-163.
ISSN:
0256-7415
关键词:
附子
毒性
临床应用
摘要:
附子的峻烈之性和毒性反应与其疗效的关系是临床争议的焦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的毒性主要与乌头碱以及次乌头碱的含量有关,具有明确的毒性和致死性。附子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存在较大的差异,若只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附子的主要成分以及其"毒性",并不能指导临床的辨证用药。中医认为,附子能激发人体元气,激荡人体阴阳气血,推动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攻邪峻猛的良药。以中医的辨证思维来理解附子的"毒性",能给临床用药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曾祥珲
第一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中医院
通讯作者:
陈党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曾祥珲,谢庆凤,颜芳,等.附子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差异探讨[J].新中医.2022,54(04):159-163.
相关文献
[1]附子的毒性及临床应用浅析
[2]浅议《伤寒论》中生附子应用及临床体会
[3]附子临床应用浅谈
[4]郑钦安应用附子的临证经验
[5]应用附子治疗疑难病体会
[6]附子临床应用安全性文献系统评价
[7]附子、半夏配伍临床应用刍议及举隅
[8]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肾炎81例临床观察
[9]"化纤Ⅱ方"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10]广东省1990-2019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