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遵义 563003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武汉 430022
[3]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南宁 530021
[4]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外科,高州 525200
[5]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蚌埠 233004
[6]广东省中医院心胸外科,广州 510006
大德路总院
外科
大院胸外科
广东省中医院
[7]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外科,济南 250002
[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杭州 31000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9]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心胸外科,洛阳 471031
[10]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长沙 610072
[1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洛阳 471003
[1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济南 250014
[13]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赣州 341000
[14]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沧州 061001
[15]广西省柳州市柳州工人医院心胸外科,柳州 545005
[16]广西柳州铁路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柳州 545007
[17]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兰州 730030
[18]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衡阳 421001
[19]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心胸外科,株洲 412000
[20]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扬州 225001
[21]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西安 710061
陕西省人民医院
[2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西安 710061
[23]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临汾 041000
[2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贵阳 55000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室功能障碍
左
桡动脉
乳内动脉
回顾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双桡动脉(RA)与左乳内动脉(LIMA)桥行体外循环下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治疗左室功能低下(左室射血分数≤40%)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15个省、自治区24家心脏中心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对左室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全动脉CABG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男55例,女32例,年龄(57.5±9.1)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2例,糖尿病12例,周围血管病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轻度肾损害12例,升主动脉钙化3例。合并支架内狭窄者43例,左主干病变21例。术前左室射血分数(35.5±7.3)%,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5.5±2.6)mm。远端吻合口(3.2±0.9)个,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0.5±22.7)min,体外循环时间(113.4±19.2)min。二尖瓣置换32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三尖瓣成形5例;27例预防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2例死于急性心力衰竭,手术死亡率2.3%(2/87)。术后房颤15例、脑卒中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随访(39.5±7.7)个月,随访率100%,随访中无死亡,无重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术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53.0±1.5)mm比(65.5±2.6)mm,
t=9.51,
P=0.02],左室射血分数提高[(45.2±3.3)%比(35.5±7.3)%,
t=13.79,
P=0.001];心绞痛分级术后亦有明显改善(≤2级者:98.8%比5.7%,χ
2=17.21,
P=0.001)。共有62.4%(53/85)的患者于术后(30.5±7.4)个月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仅1例RA桥狭窄,通畅率98.8%。
结论:在选择合适的病例中,双RA与LIMA的全动脉CABG术治疗冠心病伴左室功能低下安全有效。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遵义 563003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达兴,陈绪军,郑宝石,等.体外循环下全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左室功能低下冠心病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8):1390-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