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针麻复合局麻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176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麻组、帕瑞昔布钠组、地佐辛组.其中针麻组64例,为术前行针麻直至针感出现,术中维持电刺激,配合术中常规局麻;帕瑞昔布钠组56例,为术前30 min予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配合术中常规局麻;地佐辛组56例,为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配合术中常规局麻.对比3组在行椎体成形术过程中,穿刺前、穿刺时、骨水泥灌注时及术后4个时间点的VAS评分、Ramesy评分、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利多卡因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进行比较,针刺前VAS评分及各时间点的Ramesy评分、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利多用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穿刺时、骨水泥灌注时、手术结束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穿刺时、灌注骨水泥时及手术结束时VAS评分两两比较,针麻组VAS评分与地佐辛组相仿,均较帕瑞昔布钠组的VAS评分低. 3组的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两两比较,针麻组麻醉时间最长,帕瑞昔布钠组与地佐辛组麻醉时间相仿.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针麻组与帕瑞昔布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结论 针刺复合局麻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较镇痛药物配合局麻,在穿刺时、骨水泥灌注时及手术结束时,镇痛效果最好,不良反应少;且在生命体征的维持、利多用量与手术时间上相仿,但麻醉时间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