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补土理论作为中医学术流派重要思想之一,有着完善系统的核心理论与内涵,《内经》以来,至金元李东垣,补土理论为补土学术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就中医学补土理论内涵浅议如下.
1 补土理论的核心思想
1.1斡旋中宫 中宫之藏象,是对中土生理功能、生理特点的高度概括.同样,五脏之象,亦不单纯具有生理解剖学意义,更重要的是脏腑功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是中医理论整体观念的体现.“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1].“土”,乃中土气化之表现,人身气机之升降出入,无不依赖于中土的斡旋运化,脾升胃降,脾运胃纳,使得五脏安和,行使其生理功能.《穷通宝鉴·论土》言:“五行之土,散在四维,故金木水火,依而成象,是四时皆有朋有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