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药白头翁及混伪品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卓越:梯队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006
出处:
ISSN:

关键词: 白头翁 混伪品 DNA条形码 鉴定 遗传距离分析 进化树 聚类分析 二级结构

摘要:
目的:应用ITS2、psbA-trnH、matK、rbcL 4条DNA条形码区分白头翁药材及混伪品(委陵菜、翻白草、白鼓钉)。方法:提取样品总DNA,对目的条带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获得序列。通过软件MEGA6.06对序列进行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和进化树构建。采用相似性搜索法(BLAST)评估各序列鉴定成功率。结果:4条DNA条形码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均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PCR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均为100%,ITS2序列种、属水平鉴定成功率均为100%;进化树显示ITS2、psbA-trnH与matK序列能有效将白头翁药材及混伪品明显区分开,而rbcL序列仅可鉴别出白鼓钉,且ITS2、psbA-trnH从种水平上对白头翁的鉴定能力大于matK序列。结论:ITS2与psbA-trnH序列可对白头翁及混伪品进行鉴别,确认了条形码在白头翁及混伪品中的普适性,为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了依据。

基金:

基金编号: No.2018TDZ21,No.2018TDZ16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006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