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卓越:梯队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广东省中医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006
广东省中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白头翁
混伪品
DNA条形码
鉴定
遗传距离分析
进化树
聚类分析
二级结构
摘要:
目的:应用ITS2、psbA-trnH、matK、rbcL 4条DNA条形码区分白头翁药材及混伪品(委陵菜、翻白草、白鼓钉)。方法:提取样品总DNA,对目的条带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获得序列。通过软件MEGA6.06对序列进行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和进化树构建。采用相似性搜索法(BLAST)评估各序列鉴定成功率。结果:4条DNA条形码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均远小于其与混伪品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PCR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均为100%,ITS2序列种、属水平鉴定成功率均为100%;进化树显示ITS2、psbA-trnH与matK序列能有效将白头翁药材及混伪品明显区分开,而rbcL序列仅可鉴别出白鼓钉,且ITS2、psbA-trnH从种水平上对白头翁的鉴定能力大于matK序列。结论:ITS2与psbA-trnH序列可对白头翁及混伪品进行鉴别,确认了条形码在白头翁及混伪品中的普适性,为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了依据。
基金:
广东省林业厅2018年岭南中药材保护项目,广东省林业厅2018年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资源调查项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创新项目( No.2018TDZ21,No.2018TDZ16)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
研项目( No.20184013,No.20192026 )
基金编号:
No.2018TDZ21,No.2018TDZ16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6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510006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丹纯,宫璐,黄志海.中药白头翁及混伪品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2):896-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