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电针对抑郁大鼠前额叶BDNF/mTORC1通路及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4500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3]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海口571199 [4]广东省中医院大针灸科,广州510120 [5]深圳宝安区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101
出处:

关键词: 电针 抑郁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 突触可塑性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大鼠前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复合物1(BDNF/mTORC1)通路蛋白、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和树突棘密度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突触可塑性改善抑郁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每组9只。以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联合孤养的方法构建抑郁大鼠模型。电针组予电针“百会”“印堂”“合谷”“太冲”,2 Hz/100 Hz, 1~1.2 mA,20 min/次,每日1次,持续14 d;东莨菪碱组予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5 μg/kg),每16 h 注射1次,持续14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率、延迟进食时间;Western blot法检测前额叶BDNF/mTORC1通路蛋白和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apsin I和GluR1的表达水平;高尔基染色法检测前额叶第V层椎体神经元顶树突棘总密度以及成熟型、不成熟型和丝状伪足型树突棘密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01),延迟进食时间明显延长(P(0.001),前额叶BDNF、mTORC1、p-mTORC1和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apsin I和GluR1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01,P(0.01),树突棘总密度、成熟型和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显著减少(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升高(P(0.001),延迟进食时间明显缩短(P(0.001),前额叶BDNF、mTORC1、p-mTORC1和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apsin I和GluR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P(0.01,P(0.001),树突棘总密度和不成熟型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P(0.001),电针组丝状伪足型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P(0.01),东莨菪碱组成熟型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P(0.001);电针组和东莨菪碱组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BDNF/mTORC1通路,增加突触相关蛋白PSD95、Synapsin I和GluR1表达水平,增加树突棘密度,促进突触可塑性,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4500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510120 [4]广东省中医院大针灸科,广州510120 [5]深圳宝安区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101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18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5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