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补肾强督治偻方对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及IL-23/IL-17的影响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卓越:梯队期刊

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补肾强督治偻方 巨噬细胞 脂多糖 白细胞介素-17

摘要: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治偻方(BSQD)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为其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在该模型上,分别运用噻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活性;格里斯试剂法(Griess)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蛋白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定。结果:MTT比色法显示浓度为400μg/mL以内的BSQD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比较,BSQD显著降低NO的释放(P(0.01);在mRNA水平上,BSQD和塞来昔布均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上调的TNF-α、IL-6、IL-17、ROR γ t mRNA的表达(P(0.01);蛋白水平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剂量的BSQD和塞来昔布均能明显抑制RAW264.7细胞IL-17的蛋白表达(P(0.01);通过HPLC鉴定出BSQD水煎液中6种活性成分,分别为绿原酸、芒果苷、芍药内酯苷、补骨脂苷、芍药苷和蛇床子素。结论:BSQD具有较为显著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是其治疗AS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之一。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广东省中医证候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20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646 更新日期:2024-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广东省中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